??清明前后,正是农民购种的高峰期。
??在抚顺市东洲区哈达镇下哈达村大集上,除了日常生活用品、果蔬肉禽、传统小吃,还有林林总总的农资,如农药、化肥、种子等。
??与此同时,还有“突然现身”大集的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农业综合执法人员,现场开展种子执法检查和农资打假宣传。这种将保障用种安全渗透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做法,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。
??“我家有10多亩旱地,大概需要10袋玉米种子。以前,我们不懂啥种子好坏,基本是卖家说啥是啥,只有等苗出齐后心里才踏实。”74岁的农民杨永胜在大集上转了两圈,仍是两手空空。
??在现场,执法人员先是提出为杨永胜下载手机APP,方便查验各种农资的真伪。当得知老人不会用APP后,他们随即安排了第二个“套餐”——告知老人尽量选择固定经营场所的农资店,购买后保留种子包装、购物收据、转账记录等,以便发生纠纷时有证可查。
??宣传台前,村民张明海把自己攒的问题一一抛了出来:没有产品说明的“白袋”种子能不能买?种子标签有加贴靠不靠谱?买低价种子但签出苗率协议行不行?现场工作人员都予以否定,并向他一一解答存在的风险和防范办法。
??原来,种子包装里学问很多,不仅要仔细查看审定、备案编号,还要查看保质期、种植条件等。同时,可以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,核对扫描信息是否与标注一致。“大家最容易忽略的环节是查看适种地区,若适种地区不包括辽宁,则属于越区销售,也有很大风险。”抚顺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于水说。
??针对农户购种不出乡、县的特点,抚顺市农业综合执法人员加大走进大集、种子经营商店的频次,开展种子抽样检查和用种安全宣传,既可以帮助农户学习选种知识,又能对种子经营人员进行普法,从源头上起到威慑作用。
??当天,执法人员抽查取样部分玉米种子,每次抽查均封存三袋种子,其中两袋送专业机构进行成分和质量测定,另一袋作为存档资料。
??“他们来得真及时,给了我们选种的底气。”张明海说,“就要开始整地了,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。”
??新闻链接
??3月起,省农业农村厅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省公安厅等多部门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5年农资打假专项行动。截至3月25日,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出动8200人次开展检查,检查农资生产主体275家、农资经营主体4900家,共发现问题线索87个。抽检种子样品1200批次、肥料样品32批次,暂未发现不合格样品。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受理农资领域投诉举报案件211件,已立案51件,移送公安机关3件,查处问题产品1.26吨。
版权所有:即时比分 | 主办单位:即时比分办公厅 |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| 邮编:110032 |
![]() |
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 |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| 联系邮箱:mhwz@yaoyejob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