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阳下的滑雪场上,工人们忙着拆解雪地传送带、围挡、安全网等设施。赛道中间,几台小旋耕机来回穿梭,土层被锋利的旋耕刀翻开,工人们紧跟其后,清理杂物。
这里是位于辽宁阜新市四合镇黄家沟村的室外滑雪场。“气温升高,我们正在转换业态,把滑雪场这块地翻整成梯田,让游客过来观赏风景、认领稻田、体验农耕。等到冬天,再复原到滑雪场模式。”黄家沟旅游度假区总经理王敏介绍,滑雪场下方相对平整的场地,规划建设休闲营地、儿童戏水乐园等,还将邀请演艺团队过来演出,吸引更多游客。
10多年前,黄家沟村曾聚集着化工、炼铁、铸造等多家企业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,工厂陆续搬离。村里转变思路,依托自然资源和工业遗产发展旅游业,将企业办公楼、铸造车间改成民宿酒店、游客服务中心,并建设了滑雪场,吸引冰雪运动爱好者前来游玩。
冬天过去,冰雪消融,如何持续发挥景区吸引力?放眼辽宁,黄家沟旅游度假区等冰雪景区都在想办法、找路子,努力让冰雪场地设施实现从“一季热”到“四季火”。
位于本溪市溪湖区的东风湖冰雪大世界,冰雪设施已拆卸完毕。“我们将湖边的冰雪场地改造升级成度假乐园,涵盖山地徒步、非遗研学等体验项目,在湖面上开发了垂钓、游船等项目。”景区负责人王军说。
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,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天桥沟冰雪世界内,工人们在滑雪赛道上种植了品种各异的观赏花。山顶的戏雪滑冰场地,被改造为咖啡馆、露营地等休闲场所,游客可在此赏云海、看日出。
“针对滑雪赛道,我们设计了赏花徒步观光路线。原来的雪圈、雪地摩托等场地,推出了林中穿越体验项目等。”天桥沟景区总经理刘湘林介绍,景区还结合东北抗联精神,着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。
由沈阳东北亚国际滑雪场改造成的云端草原开园,景区首次实现四季运营;沈阳怪坡国际滑雪场推出民俗体验、亲子趣味运动会等新项目;在盖州市小石棚乡周屯村金溪谷冰雪大世界,东北特色民俗馆、非遗文化园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。
支持冰雪景区从冬季运营模式切换至春夏季运营模式,辽宁文旅部门积极发力。自4月起,辽宁文旅部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开展业务培训,指导冰雪景区深度挖掘四季资源禀赋、拓展多季节产品开发思路、培育复合型运营人才,引导相关景区开展系统性转型升级,构建起四季消费场景,努力实现全年客流均衡分布与旅游收入可持续增长。
(人民日报记者 刘成友 刘洪超)
版权所有:即时比分 | 主办单位:即时比分办公厅 |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| 邮编:110032 |
![]() |
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 |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| 联系邮箱:mhwz@yaoyejob.com |